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黄陂木兰山木兰殿1983年修复时,该殿门前的石牌坊,原本应该在正面的石刻题字“唐木兰将军坊”,移到了牌坊背面,“将错就错”至今30年。木兰山风景区管理处负责人昨日回应称,题字石刻倒置属实,但因其为文物,不便轻易修复。 未能修复,只因“成本太高”? 日前,家住汉口堤角的退休工人李先生爆料,反映他在木兰山游玩时,发现木兰殿前石...
近年来,古籍善本在艺术品市场上持续走俏。据统计,从今年春拍的成交情况看,古籍专场成交额比去年秋拍提高约50%,总体成交率基本在75%左右。然而在一个个亮眼数字的背后,却鲜有人了解到当下古籍善本在保护和修复上的困境。 日前,国家图书馆启动了珍贵古籍“天禄琳琅”的修复项目。此项目是国家图书馆继成功修复《赵城金藏》、《永乐大典》、西夏文献、敦煌遗书等国宝级珍贵文献后,又一次文物...
8月27日,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珍籍修复项目作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重要子项开始启动,该项目是国家图书馆继历史上成功修复《赵城金藏》、《永乐大典》、西夏文献、敦煌遗书等国宝级珍贵文献之后,又一次文物级别高、修复数量大的专项修复工程。日前,笔者来到国家图书馆,负责此次修复的首席修复师杜伟生研究馆员向我们揭示了此次古籍修复背后的奥秘。 清宫“天禄琳琅̶...
北京千灵山山顶有一座高十米左右的金色大佛,然而佛像底部屡被刻字。近日,有人不顾危险爬到佛像身上刻字,佛像右腿边以及肚皮上被刻上了“太子徐东辉”五个大字,非常显眼,不少游客对此表示反感。昨日,千灵山风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一经核实将会立刻着手修复。 千灵山位于北京西五环外的千灵山风景区,高约600多米。山顶有一处金色弥勒大佛,建于21世纪初,大约有十米高,很是壮观,不少游客爬到...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古籍修复。 8月27日,一批由于水浸、虫蛀等原因,“患上”粘连、糟朽、絮化等各种病害的古籍静静地躺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稽古厅的展柜里,等待即将到来的“医生”。 作为清代皇室的典藏珍籍,在1744年因“乾隆帝下旨搜罗宫中藏书,择善本进呈御览”而被收贮于昭仁殿中,并取汉代国家图书馆天禄阁之“天禄...
古兵器的收藏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一般的古玩,更多的是因其集中了一段历史时期诸多的文化因素。在我国,历朝历代良好兵器制作的成品率很低且成本高,限制了其产能,时至今日能够得到一把几近完整的古代兵器已经十分难得。 在纽约、伦敦、巴黎、香港等地的世界拍卖市场上,古兵器的价格一路飙升,悄然成为收藏热点。2012年10月至12月的两场拍卖中,乾隆御制宝刀天字十七号、天字十二号相继拍出惊人的4830万人民币和1...
待修复的“天禄琳琅”古籍。 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待修复的“天禄琳琅”古籍。 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国家图书馆日前启动馆藏“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修复项目,这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最大的一次针对珍贵古籍的专项修复项目。 “天禄琳琅”珍贵古籍是清代宫廷昭仁殿所藏宋、元、明本精华。清末...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开封城墙在修复过程中内侧护坡植被被破坏,城墙穿上了个“硬壳子”。修复后的城墙就像“白条鸡”,既不美观也不实用。到底城墙修复过程中将植被清除,对城墙是保护还是破坏呢? 【市民】 光秃秃的不如旧城墙美观 在迎宾门城墙段,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市民,多数人都对往日城墙的绿色护坡表示怀念。一位市民说:“以前城墙内侧护坡是土质的,...
一名技工在修复嘉峪关城楼内的木梁。 甘肃马蹄寺石窟内的墙壁上刻满了游客的不文明“作品”。 工作人员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将洞窟内的壁画、泥塑全部录入电脑中,同时配以数千张高清照片,运用二维与三维技术结合的方式,将洞窟内的佛龛、壁画和塑像以1比1的比例呈现在观众眼前。 敦煌壁画研究中心试验修复完成的天梯山石窟壁画。 这是世界文化遗产甘肃嘉峪关关城建关以来最...
今年5月4日发生在故宫博物院翊坤宫的“人打钟”事件一直备受关注。记者今日从故宫博物院获悉,该事件中受损文物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已经修复完成,将重新在翊坤宫原状展示陈列。 2013年5月4日,一名男性观众击碎翊坤宫正殿原状展室一块窗户玻璃,致使临窗陈设的一座文物钟表跌落受损。该文物为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此钟为清宫旧藏,国家二级文物。 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时间,专家...
“今年正在申报创建国家4A景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到目前,吉州窑古遗址一期修复工程基本完成。”江西吉州窑保护管理局副局长曾丽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吉州窑古遗址,坐落于在宋代享有“天下三镇”之一的江西省吉安县永和古镇西侧。古窑始于晚唐,到宋时发展成为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和最富创造力的民间窑场,号称窑工3万人,其产品行销海...
市文广局公布,结合新发现的太平门、顺城街城墙及人民公园扩容,将编制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公园规划 太平门、顺城街城墙……近期在考古中的一系列发现又激起了市民的热情。 昨天,市文广局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结合新发现的太平门、顺城街城墙及人民公园扩容,将编制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公园规划。 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是2010年3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文物点, 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
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问世已有近千年,然而这座稀世珍宝却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煎熬:木塔身患重疾,内外交困,却因修缮方案久拖未决而难得救治。24年来,木塔的修缮始终只是一个话题。 现状 塔身扭曲日渐加剧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北部应县境内,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米高的木塔上下连接没用一颗铁钉,全部架构均由卯榫咬合而成。身重达7000吨却无地基,尤令...
15日,上海博物馆再次牵手全球著名金融机构美银美林启动“全球艺术保护项目”,从近2000件文物里精选出10件进行修复。一年半以后,其中的唐代长沙窑褐釉瓷拍鼓(腰鼓)、长沙窑褐彩执壶、越窑青瓷碗、宋代青白釉洗、龙泉窑长颈瓶等10件青龙镇遗址文物将与市民见面。 此次修复的10件文物中,唐代长沙窑褐釉瓷拍鼓尤为引人注目,其表面褐黄釉,内壁褐色釉,鼓身两端粗圆,中间腰细,外壁凸起...
上海青浦区青龙镇出土的十件重要唐宋陶瓷文物,15日起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开启修复工程。 2010年和2012年,上海博物馆在青龙镇进行了考古工作,发掘了唐宋时期的民居、作坊和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陶瓷文物,其中包括越窑和长沙窑的珍品。该处遗址的发现表明,早在唐宋时期,上海就是商贾云集的重要港口。 据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研究室陶瓷组修复工程师卜卫民介绍,10件陶瓷文物中,唐代长沙窑执壶已经破为碎片、宋代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